大腸癌一名35歲輕熟女平時注重養生、不菸不酒,4年前排便出血,原以為痔瘡不以為意,連跑3間醫院確診罹患大腸癌二期,因腫瘤距離肛門僅3.5公分,只得切除肛門換上人工肛門。

根據衛福部國健署2013年統計,大腸癌已連續8年高居10大癌症之首,平均每34.7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,患者總計約有1萬5140人。

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照元今(28)日表示,相較10年前,20歲以下罹患腸癌患者已暴增2.1倍,85歲以上更是10年前的3.3倍,顯示大腸癌患者逐漸朝M型化發展,年長者可能因老化導致腸癌上身,年輕族群則是可能因飲食西化、精緻化陷入腸癌風險。

他說,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,初期常被誤以為是痔瘡或肛裂,而延誤救治黃金期,根據臨床經驗,早期確診腸癌的患者中有3成是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發現,5年存活率期可高達8成,建議民眾不分年齡,都要有篩檢意識。

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吳昌杰指出,衛福部目前雖有提供50到74歲民眾公費糞便潛血檢查,但仍有民眾嫌跑醫院、看報告耗時麻煩,篩檢率僅約4成,正值工作衝刺階段的年輕人更是如此,認為小症狀不需請假就醫而延宕病情的診斷。

大腸癌



文章來自: http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6837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